吉利突破高端芯片!中國首款7nm車規芯片誕生,核心技術完全自研
近年來,汽車向智能化、網聯化、電動化方向不斷發展,產品定位也逐漸發生改變。對于很多用戶而言,汽車已經不僅僅是出行工具,更像是集休閑、娛樂、辦公等功能于一體的定制私密空間。
10月31日,在“智能吉利2025”大會上,吉利汽車公布,吉利“芯擎”科技自研的“智能座艙芯片SE1000”采用了多核異構,先進制程,車規級7納米工藝,在完成車規級認證后,2022年即將量產。
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表示:“這顆芯片,只有83平方毫米,但里面卻集成了87層電路,88億顆晶體管,一次性點亮。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,相當于在指甲蓋那么大的地方,建了88億個房間,上面還蓋了87層樓,這是中國第一顆7納米制程的車規級SOC芯片?!?/span>
按照規劃,在7nm SOC芯片之后,2024到2025年,吉利汽車還會陸續推出5納米的車載一體化超算平臺芯片,以及高算力自動駕駛芯片,算力達到256TOPS,滿足L3智能駕駛的需求。同時,通過多芯組合,算力可拓展,可滿足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算力需求。預計到2025年,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商業化,完全掌握L5級自動駕駛。
此外,吉利還計劃在2026年完成72顆物聯通信衛星及168顆導航增強低軌星座組網,實現“全球無盲區”的通信及厘米級高精定位覆蓋。
值得一提的是,吉利自研芯片并不一定會是吉利汽車獨占,因為研發該芯片的芯擎科技公司,雖然有吉利的投資,但吉利并不是第一大股東。
除了吉利,今年9月,上汽通用五菱公開表示,正在加快推進“強芯”戰略,五菱芯片對外亮相,企業力求在十四五期間GSEV(全球小型純電動汽車架構)平臺車型芯片國產化率超90%。
上汽通用五菱還表示,其在5G 通訊芯片、存儲芯片、能源芯片、人工智能芯片等領域,聯合國內優秀合作伙伴共同突破核心技術,加快芯片國產化步伐。
此次五菱芯片的國產芯片合作方是芯旺微,采用了基于ChipON自主研發的KungFu32內核架構處理KF32A15X系列。據芯旺微官方介紹,該處理器采用3級流水線,16位/32位混合指令集,KF32A15X主頻為120Mhz,Flash達到512KB。同時,ChipON還自主研發了開發工具,包括集成開發環境、C編譯器和仿真器。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從芯片到工具鏈的全自主。
本文系網絡轉載,如涉及版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